近期,曾因“割肾救母”闻名的广州律师田世国发布退休声明,引发关注。
20年前,田世国获评央视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其颁奖辞中所写“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用自己的身体回答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年追问,即指他捐肾挽救患有尿毒症的母亲一事。田世国这一壮举,使他成为当代孝子的典范。
20年后,60岁的田世国发布《致同行者的一封信》,在该信中回顾并告别自己39年的律师生涯,并道仍会关注行业发展。
人生的历程暂告一段落,这20年里,从家喻户晓到争议缠身,再到回归平静生活,田世国回顾过往经历,坦诚道,自己还有个心愿:“希望未来我国亲属之间器官捐献和移植手术中,供体的手术费用能通过医保报销,也能享有一定假期。”

田世国近照
国内第一例“割肾救母”
20年后,田世国还记得当初母亲刘玉环获知有肾源后的神情,“她高兴坏了,眼睛一下就亮了。”但刘玉环不知道的是,这个肾源的供体竟是自己儿子。
1999年,田世国离开山东,南下成为一名广州律师。2004年3月,田世国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67岁的母亲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生命垂危。
因刘玉环为O型血,肾源难找,两个多月过去没有好消息传来。眼看母亲皮肤乌黑、嘴唇发紫、日渐消瘦,田世国毅然决定割自己的肾救母,随后配型成功,为此他还同家人一起对刘玉环撒谎称:“有个死刑犯愿意捐献肾脏。”
“我到医院接我妈去上海做手术,我妈当时在做透析,同病房的病友问她,老姐姐你干嘛去。我妈就说,我儿子是律师,给我找到肾了,我要到上海换肾去!”田世国回忆道,“我妈说完那一瞬间,一病房十几个人或坐或站都起来了。”

2004年,田世国割肾救母
2004年9月30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田世国瞒过母亲躺上了手术台,之后,他的一个肾被移植进母亲体内,仅几分钟便开始工作。主刀医生朱同玉曾提到,在他过往的职业生涯里,常见的移植主要是长辈捐献给孩子,像田世国这样的小辈捐肾给长辈,从没见过,应为国内第一例。
随着消息流出,田世国舍身救母的至孝美德被广为流传,2005年,他与任长霞、袁隆平、刘翔等人一起站上央视舞台,被评选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07年,以他为原型的电视剧《温暖》在央视开播。“电视剧开拍前跟我沟通,我说主题曲能不能是《烛光里的妈妈》,后来导演满足了我这个愿望。”田世国提到,当年他参加工作后,因出差过年没能回家,那是他第一次过节没在家里过,晚上所住的酒店举办晚会,“大堂灯一关,有人拿着蜡烛,从四边往中间走,就唱的这首歌,我说这歌挺好”。电视剧播出后,千万国人为之动容,一时间田世国的事迹家喻户晓,以无私孝心成为弘扬传统美德的鲜活典范。
“让我妈多活了18年”
这样全国热播的电视剧,刘玉环却一直没看过。过往报道曾提及,在田世国的故事被广泛传播时,田家特地把中央台全部调掉不让她看到,偶尔屏幕上出现田世国的脸也会马上转台,对其哄称是看错人了。
“我妈其实不怎么看电视,还有咱老百姓人真好,知道我们瞒着她,周围人不会多说话。直到她去世,她也不知道当年的真相。”田世国说道,“她去世前还有个心愿,一直想见见当年捐赠肾源给她的那个人的家人。”
当初,田世国义无反顾要给母亲换肾,“哪怕她只能再多活一年,多活几个月,我都要给她换,咱不受这份罪”,如今回看,“我妈多活了18年,可以吧,很值了”。
事实上,田世国不只瞒着母亲,很多他的亲近好友也是在央视报道后,才知道这件事,甚至有人惊讶于他此次的“低调”。

2005年,田世国获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网络资料图
其实,这并非田世国首次出名。他在广州当律师期间,是广东媒体圈的熟人,不怕出名,面对记者的法律问题向来来者不拒、滔滔不绝。最为出格的一次,是2000年1月,田世国致函公安部要求立案,状告中国足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因他连续几次发现,国足将国旗印在球袜上,比赛中被随意踢踩,溅满污泥,认为此举有损国旗尊严。
据悉,这应是我国自1990年10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以来,首次有公民向公安机关举报违反该法律的行为。田世国的这一行为引发了海内外众多媒体报道,他本人“火”了一把,但对其“好出风头”的议论从未休止。
然而,与田世国熟络的广东媒体圈,却并未能率先报道其“割肾救母”这样的重磅新闻。很多人印象里“爱炒作”的田世国,这回并未第一时间向广东媒体“报料”。在田世国看来,这是私事,也是常事,此后二十年里,他也很少主动提及这一事情。
呼吁器官捐献供体享受医保待遇
再度出名后,鲜花与赞誉涌向田世国,更多的争议接踵而来,他也身陷多起“诉讼门”。比如与山东某公司打起80万元“真假担保金”的官司,也曾被指骗贷未还,更有多起涉及名誉权的官司。田世国自述,很多诽谤他的官司,他打了一圈都打赢了。
在国内知名度最高的时候,田世国没有在国内继续发展,而是选择出国工作,为此国内外两头跑,常年在中东地区游历,“我妈生病家里花了很多钱,跑去国外也是为了多挣点”。
田世国坦言,割肾救母这件事广为人知后,改变了他的人生,“我从一个小舞台,站上了一个大舞台,也因此常能受到他人的尊重,有了更多的机会。”他提到,后来随着时间推移,热度慢慢下降,议论的声音少了,他的生活回归平静。
近日,60岁的田世国发布前文所提的退休声明。1986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推行,大批有志之士投身其中,这一年田世国也踏入律师行业。在其声明中,他提到20世纪80年代抱着泛黄法规汇编奔走、为每一条司法解释落地欢呼的时刻;在随后的90年代,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中参与企业改制、见证证券市场的诞生;千禧年后,又因律师法的修订、法律共同体的构建,自己与同行逐渐从法庭边缘走向社会治理的中心……字里行间,颇见其职业情怀。
在对田世国的采访中,他也会常常提起这些年在律师行业中,曾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比如1999年,为一个山林纠纷案件前往粤北取证,先坐火车,又换班车,再坐三轮车,最后换成摩托车,跌跌撞撞在一尺多宽的山间小道上行驶,几次险些掉下山崖;又如在立案审查制改为立案登记制、立案门槛大幅降低之前,为了某个案子能立案,在某地厕所间从上午九点待到下午三点……“律师不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老百姓制造壁垒,以抬高普通百姓的维权成本。”对于年轻律师,他忠告道:“律师若始终以‘人’的尊严与权利为出发点,专业能力才能真正服务于正义。”
从声名大噪,到如今平和生活,回顾这二十年的经历,田世国还有两个心愿,其一是他一直关注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希望出现在孩子们餐桌上的,都能够是正品的304不锈钢产品。“其二是基于我过往的经历,供体捐献器官虽然是良性摘除,但也要预防感染,因此希望我国亲属之间捐献和移植器官,供体能享受医保待遇、享有一定的假期。”他说道。

《羊城晚报》2025年5月10日A5版
文丨记者 谢小婉
图丨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