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百年安全,一脉相承——沃尔沃XC90的豪华进化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2:34: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永森

1927年,阿萨尔·加比利尔森与古斯塔夫·拉尔森在瑞典创立沃尔沃时,或许未曾想到"三点式安全带专利无偿共享"的壮举,会让安全从品牌基因升华为人类共同财富。98年后,当我置身全新XC90座舱内,指尖抚过北欧森林原木饰板,耳边回响着宝华韦健音响的清澈音符,突然读懂了这个品牌的深层逻辑——所有豪华体验的终极目标,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

回望XC90的传奇历程,2002年首代车型以“全球首款集成五大首创安全科技SUV”的身份震撼登场,不仅创下了60万辆车“零死亡”的纪录,更奠定了沃尔沃在安全领域的领先地位。2015年,二代车型以“史上最强2.0T发动机”颠覆动力认知,将豪华与性能完美融合。如今,全新XC90以“电气化时代的北欧旗舰”之姿,再次引领豪华SUV市场的新风尚。

站在全新XC90面前,会发现新车的外观延续了沃尔沃的家族语言,但细节更显锐意,前格栅采用交叉斜线浮雕造型,看起来更具有现代科技感,其标志性的“雷神之锤”LED大灯与“维京战斧”尾灯,这两大设计元素在传承经典的同时,融入了更多未来感。

新车提供七种外观颜色选择,其中新增的森莓红在阳光下呈现深邃渐变,与22英寸低风阻轮毂相得益彰。隐藏式排气设计与一体式硼钢车顶纵梁,无声诉说着安全底蕴。

进入车内,北欧极简风格扑面而来,但细节处处体现革新,中控台采用Nordico®植然皮质,这种生物基材料较传统真皮环保性提升40%,搭配天然漂流木饰板,触感细腻且无异味,符合沃尔沃“零过敏”座舱标准。

车内科技氛围强化进阶,中控标配11.2英寸高分辨率液晶触摸屏,采用卡片式UI设计,布局一目了然,试驾中实测车机语音交互非常流畅,能够精准识别语音指令。宝华韦健19扬声器音响与65分贝级隔音表现,营造出“移动音乐厅”般的静谧体验。全车7处NVH静谧升级措施,有效隔绝外界噪音,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享受。

同时,沃尔沃深谙国内用户对空间灵活性的需求,首次推出2+2+2独立座椅布局,第二排配备带扶手的航空级座椅,中央通道宽度达19厘米,第三排支持一键电动放倒,形成纯平“移动大床房”。全系支持5/6/7座灵活切换,满足家庭出行与商务场景需求

动力方面,沃尔沃全新XC90提供了燃油和插混两种动力系统。插混车型搭载T8插电式混合动力,采用2.0T高功率发动机,综合功率335kW,最大扭矩达709N·m,C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为84km,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329km,百公里加速成绩5.4秒。

本次试驾路线从济南市区出发,途经经十路高架,最终抵达南部山区。试驾体验中,沃尔沃XC90的动力响应非常顺滑、油门响应敏锐,感觉并不是在驾驶一辆“公路坦克”,而是在开一辆性能车。更令人称道的是其动态表现,4C主动式底盘与空气悬架的协同工作,让车辆在过弯时侧倾抑制提升30%,经过破损路面时,FSD可变阻尼避震器以每秒500次频率调整阻尼,将颠簸化解于无形。

作为沃尔沃家族安全科技的引领者,每一代沃尔沃XC90都在书写进阶的安全科技标准。新款XC90用硼钢闭环的“笼式结构”、环抱式机舱上边梁滑移卸力设计、2.4米超长一体硼钢车顶纵梁等,共同构建了坚不可摧的乘员舱。

作为沃尔沃技术集大成者,新款XC90的智能安全系统实现了从“被动防护”到“主动预判”的跨越。第三代CitySafety系统新增了“对向车辆智能避让”与“夜间行人识别”功能,让车辆拥有了“防患于未然”的能力。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新车搭载的Pilot Assist领航辅助系统,能够实现0-130km/h全速域车道居中,配合EMA紧急避让辅助,可识别施工锥桶并提前20秒云端预警,将安全从“被动应对”升级为“主动预见”。

结语:

从三点式安全带改变行业规则,到XC90以“零死亡”成就传奇,沃尔沃用百年历程证明:安全不是配置的堆砌,而是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2025款XC90的焕新,不仅是设计与技术的迭代,更是一场从“物理安全”到“情感安全”的升维。正如试驾会上一句标语所言:“在沃尔沃的世界里,安全从不妥协,豪华无需喧嚣。”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专家谈自制素颜霜成本仅7元(封面新闻) 2025-04-25 21:31:00
百年安全,一脉相承——沃尔沃XC90的豪华进化论 2025-04-25 12:34:00
iPhone17有望全系配12GB内存 #iphone17 2025-04-25 12:31:00
上海车展新品折射车企战略方向 2025-04-24 08:26:00
这种“厨房纸”真的别再直接接触食物了,很多人都用错了 2025-04-21 15: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