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沈童 报道
4月2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李坤道介绍了2025年一季度山东省金融运行情况。3月末,山东全省社融规模、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5%、9.9%、9.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2.13、2.97和2.78个百分点;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新增上市公司3家,首发融资22.8亿元,同比增长59.8%;目前港交所在审企业6家,其中一季度申报4家;大型企业集团集群化上市趋势明显,27家企业集团有2家以上上市公司。
锻长板铸新板,加力推动金融服务提标增效
山东聚焦服务“两重”“两新”,3月末,全省工业贷款余额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7%;先进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占制造业贷款比重超过50%;积极推进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全省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9%,为去年3月以来最高增速。聚焦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深化与金融机构总部合作,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助力科技创新,举办专场融资对接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8个、212亿元,意向合作项目261个、2718亿元;在16市举办“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组织省级金融机构直插基层、一线作业,现场办、提级办,累计为1339个项目投放资金1019.25亿元,审批时间平均缩短50%。聚焦稳定外贸基本盘,协同举办“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国际市场开拓行动,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外贸领域金融服务,一季度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外贸出口超1500亿元,同比增长12%。聚焦支撑科技强省建设,加快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签约13只基金,首期规模超100亿元,其中3只注册成立;积极发展定制化金融人才服务,累计发放“人才贷”119.18亿元,“人才险”为全省139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86.63亿元。聚焦强化民营企业服务保障,出台深化金融改革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省市县三级民营企业金融直连服务机制,覆盖11649家民营企业,组建431支包靠团队,解决融资超1100亿元。
促创新求突破,加力推动地方金融改革走深走实
为增强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动力,山东省委金融办认真落实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深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稳妥推动兼并重组、减量提质。持续深化地方金融“寻标对标、争创一流”行动,14家对标机构资产规模达到7.15万亿元,同比增长7.7%。开展地方金融机构内控风控提升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规范发展。
同时,做细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大力提高科技金融质效、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增强普惠金融服务实效,完善养老金融模式,深化数字金融应用赋能。3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1.2%、24.7%、14.1%,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
为释放区域金融改革发展活力,山东省委金融办积极推进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开展科技并购贷款试点,已落地两单业务,贷款规模占并购金额的比例近80%,有效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临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将美德积分转化为信用价值,实现县区和镇街全覆盖,累计发放美德积分贷款363亿元。
此外,山东还印发实施《全省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工作方案》,推动“五要五不”深度融入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和队伍建设。加强金融文化智库建设,打造“金融文化书院”,15家金融文化场所已面向社会开放。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主题,筹备举办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融文化论坛,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