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农事渐忙。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孝昌县的农户们纷纷抓住大好时机,运用现代化播种设备,热火朝天地开展春耕育苗工作。在广袤无垠的田野上,一幅充满希望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孝昌县邹岗镇周兴村的种植基地,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旋耕机翻起层层沃土,精量播种机紧随其后,一粒粒种子被精准植入田间,现代农业机械的协同作业,奏响了春耕生产的“科技乐章”。
孝昌县邹岗镇兴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仙华介绍,该基地基本实现了从播种到烘干全流程机械化,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还能抢抓农时。
今年,兴峰农业流转土地约1.2万亩,主要种植小麦、高粱以及中药材等作物,并采用订单农业模式,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眼下,4000多亩再生高粱的播种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今年种了4000多亩再生高粱,预计亩产能够达到1300斤左右,总产值大概在700万元左右。高粱种了之后我们再就是种小麦油菜,我们这个农田一年都没闲着。”杨仙华说。
兴峰农业在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通过“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3000余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户均增收约3000元。公司还提供了500多个工作岗位,每年发放的人工工资高达500万左右。
“以前在家守着自家那点地,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我们还可以在这儿打点零工,能增加一点收入。”孝昌县邹岗镇联合村村民杨爱华说。
如今,邹岗镇像兴峰农业这样的新型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当地积极推动适度规模化种植,目前,小麦春耕面积达2.1万亩,油菜4.7万亩,智能化无人机作业面积达到6万亩,土地真正成为了农民的“致富田”。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王虹)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