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9日,路特斯科技(LOT.US)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路特斯科技共交付新车2813辆,实现营收2.18亿美元。尽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非GAAP)亏损同比收窄37%,至2.4亿美元;营业亏损也减少约40%,收窄至2.63亿美元。
这份财报发布前一周,路特斯刚宣布获得5亿美元资金承诺——包括纽约投资机构ATW Partners的3亿美元可转换票据,以及控股股东吉利控股提供的16亿元人民币非循环信贷额度。这笔钱将主要用于推进电动化转型和全球业务扩张。
销量增长的背后是区域市场的持续分化。“随着第二季度中国升级车型的交付量激增,我们的季度收入实现了35%的增长。”路特斯科技CFO王达学在财报会上表示。
从地区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以1403辆的交付成绩占据主导,欧洲与北美市场则分别交付858辆和122辆。其中,升级版莲花ELETRE超跑SUV在第二季度成为中国高端纯电SUV细分市场中的领军车型。
不过,路特斯科技也在财报中指出,北美市场受关税影响,第二季度出现交付中断,导致销量相对较弱,该问题已于7月起逐步缓解,交付正在恢复。
面对区域市场的分化态势,路特斯科技正在加速推进“One Lotus”全球战略的落地。2025年1月,其在中国市场正式更名为“莲花跑车”,统一品牌标识;并计划在年内完成对Lotus UK剩余股权的收购,实现研发与供应链体系的全面整合。在母公司吉利的资本与资源协同下,路特斯科技有望在2028年品牌成立80周年之际实现全面电动化转型。

上海车展莲花跑车展台
营业亏损缩窄四成,拥有稳定的赚钱能力
目前,莲花科技的主要营收来自于卖车和技术的收入。今年上半年,路特斯科技的毛利率环比上升至8.3%,而2024年仅为3%,这也带动上半年营业亏损缩窄40%。王达学表示,在严格的成本管控之下,公司毛利率已“从低谷显著回升”。
这一盈利能力的改善也直接体现在具体营收结构中。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路特斯科技的卖车收入达1.97亿美元,单车均价达7万美元,显示出其在高端市场的产品定位。
相比之下,利润贡献能力更强的则来自技术服务业务。尽管路特斯科技未公布上半年技术收入的具体毛利率,但从过往表现看,去年同期该业务的毛利率高达52%,显示出较强的盈利潜力。
从50年代开始,路特斯除了造车,还承接各大赛车和量产车的底盘调校业务,后者主要由路特斯集团旗下的莲花工程完成。进入出行行业智能化的时代,路特斯开辟了智能驾驶技术和解决方案服务。
完成这一业务收入的是路特斯科技旗下子公司——路特斯机器人(Lotus Robotics),其主要业务是为远程汽车提供端到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公开信息显示,路特斯Eletre搭载了路特斯赛道级智能驾驶系统,目标是实现端到端的智能驾驶体验。
今年上半年,路特斯科技的服务收入为0.21亿美元,同比增长37%。此外,路特斯机器人已与海外战略合作伙伴签署协议,双方将在智能驾驶领域开展合作,并探索在沙特阿拉伯发展Robotaxi业务。
路特斯科技在财报中称,未来2至3年内,多家主机厂约10款不同车型,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内,将搭载路特斯机器人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去年,路特斯科技启动了“Win26”计划,争取达成2026年实现经营现金流及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转正目标。
资金储备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支撑。截至本季度末,莲花科技的现金储备为6785万美元,为其技术投入与市场扩张提供了缓冲空间。
2025年8月22日,英国跑车品牌莲花(Lotus)宣布获得总额5亿美元的资金承诺。其中,纽约投资机构ATW Partners提供最高3亿美元的可转换票据融资;控股股东吉利控股集团提供最高16亿元人民币的非循环信贷额度。

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智能驾驶研发和全球市场拓展,也为“Win26”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更充足的财务保障。
同时,这不仅仅是一次融资。国际专业机构用真金白银投票,认可了莲花的商业模式和电动转型路径;吉利也在关键时刻再次加码,表明其全球高端化战略不容有失。
整合全球业务,莲花在中国、向全球
在交出成绩单前,莲花汽车开启了其品牌历史上的一次关键整合。
2025年4月14日,吉利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行使其期权,要求路特斯科技收购其持有的Lotus Advance Technologies Sdn Bhd(简称Lotus UK)51%股权。随后在7月1日,另一股东Etika也行使期权,出售其持有的剩余股权。这笔交易预计于2025年底完成,目前尚待相关监管批准。
交易完成后,路特斯科技将完全掌控Lotus UK的制造业务和工程咨询业务,并合并其财务报表。这意味着自2017年被吉利收购后,莲花品牌首次实现全球业务统一运营。此次交易依据2023年1月签署的期权协议推进,历时两年半画上句号。
莲花CEO冯擎峰称此举为“整合所有业务的关键一步”,旨在强化品牌资产、提升运营灵活性、增强内部协同,“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此次整合是莲花“中英双引擎”战略的核心落地。英国基地将专注于跑车研发与制造,而中国则主导电动车型生产与智能化开发。其目标是打通研发体系、集约供应链管理,并协同全球市场渠道。
这一整合战略已在市场上得到初步验证。莲花品牌的全球化布局初见成效。2024年,莲花全球交付量超过12,000辆,同比增长超70%,海外市场成为绝对主力。
尽管2025年上半年受关税波动影响,海外销量占比出现下滑,但仍在部分高端市场展现出结构性提升。例如在英国,莲花生活用车在8万英镑以上纯电细分市场中的占有率,已从去年同期的5%提升至12%,实现显著增长。
在产品上,莲花还在加速全球布局。今年 4 月,莲花发布了新款 ELETRE 和 EMEYA,目前已在中国率先交付,并逐步推向欧洲。2026 款 EMEYA 已于4月启动全球交付,并计划于 8 月进入美国市场。莲花选择此时加码美国,意在突破关税壁垒,抢占高地。

莲花EMIRA,莲花EMEYA与莲花ELETRE
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会上,冯擎峰明确提出了“3331”市场战略,即希望美国、欧洲、中国和其他地区的销量占比达到 3:3:3:1。从 2023 年至今的实际表现看,这一目标已初步实现:欧洲占 38%,北美 22%,中国 26%,其他地区 14%。冯擎峰表示,预计从今年起,中国市场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美国、欧洲、中国和其他地区的销量占比分别为1403辆、858辆和122辆,分别占比50%、31%和15%。
根据规划,在2026年前,路特斯科技还将面向全球市场推出EMIRA、ELETTRE、EMEYA三款车型的升级版。2027年和2029年,两款混动超跑也将面世。

(图源:路特斯科技财报)
在这一战略布局初步成型的基础上,品牌统一与资源协同已成为莲花推进全球化的明确路径。随着品牌整合全面完成,其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全球扩张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