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立规矩、明边界,强监管、促创新(记者手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9:34:00    

来源:人民日报

几起案例提醒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法治领域的新问题不容忽视。“推动人工智能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既是技术发展内在要求,更是维护群众利益的必然选择。

破解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难题,需要构建具有前瞻性的治理体系。如今,我国已迈出关键步伐,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的颁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等规范的出台,共同为人工智能划定了诸多底线,既“立规矩、明边界”,又“强监管、促创新”。同时,司法机关在应对诸多新问题时,积极主动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疑难纠纷,为产业发展铺平道路。

与人工智能发展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相比,一些司法案例也暴露出相关规范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执法司法机关的一些举措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如缺少人工智能安全监管的专门法律,在一些如人工智能产品侵权主体认定、数据权益保护等问题上还存在立法空白;一些现有规则在司法、执法实践的认定中缺少统一标准等。

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治理法治化,就要总结人工智能治理经验,汇聚各方面力量和智慧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立法,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朝着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方向发展。有关部门应该更加关注科技前沿信息,努力做到“既懂法律,又懂行业”,还可以探索结合科技行业特点,组织熟悉行业、技术情况和具有特定领域法律知识的人员,做好专业化调解组织建设,提升仲裁等平台专业性等。

面对奔涌而来的人工智能浪潮,应以法治为锚,让技术发展不偏离造福人民的航道。既用法律为技术套上“缰绳”,又为创新预留“试验田”,在发展和安全的统一中,绘就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新图景。(金 歆)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0日19版)

筝鸣时评丨潍坊:解码新质生产力的“齐鲁范式” 2025-04-16 17:58:00
莆田高新区入选国家万兆光网试点园区 2025-04-16 17:05:00
中海石油取得一种罐壁自动爬行漏磁检测仪专利 2025-04-16 11:14:00
劳模工匠邢台行暨“三千工程”高技能人才合作交流活动举办 2025-04-16 08:01:00
从“超级保安”到“虚拟店长”,深企“小巨人”将AI转化为生产力 2025-04-15 19: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