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陕西有效投资从何而来——2025年一季度全省项目建设观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7:47:00    

万物勃发,春光无限。2025年陕西已提交的投资“答卷”可圈可点: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较去年全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前2个月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58.2%……支撑全省经济良好开局。

投资既是当前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供给。

步入“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无不强调扩大有效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持续回升。

打好这场“硬仗”,陕西的着力点何在?在一季度收官之时,记者入工地、看项目、访企业,触摸陕西有效投资的脉动。

用好政策

“两重”“两新”强支撑

4月9日,位于礼泉县的陕西东恒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固体废物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二期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2条新建动力锂电池阶梯利用及拆解生产线进入投用倒计时。

“计划今年6月投产,届时废旧动力电池阶梯利用及拆解能力可达3万吨,拆解废旧电池回收率高于90%。”该项目负责人介绍。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再生利用形成千亿级产业新蓝海。

“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是‘两新’工作的重要一环。陕西争取‘两新’政策资金,支持一批项目建设,推动废旧产品设备高效回收、二手商品交易规范便利、资源再生利用水平提升。”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相关负责人说。

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着力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两重”“两新”政策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今年,国家加力支持“两重”建设,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抢抓政策机遇,谋划、对接、推进项目落地、建设,是陕西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年初至今,陕西各地各部门已相继出台多项“硬措施”,持续放大政策撬动效应。

“我省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省级部门协调推进和超前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工作机制,出台一系列‘软建设’政策举措,开展领导包抓、挂牌督办,着力发挥‘两重’建设作用。”省发展改革委投资处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陕西2024年“两重”项目已全部开工,国债资金支付率达51%。陕西省农资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接近尾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学生公寓南楼提前建成投用,城市燃气老化管道及设施更新改造等项目完成投资19亿元。

“两新”政策效应同样显现:前2个月,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3.2%,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全省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增长30.3%,产量同比增长65.8%。

开局关乎全局。冲刺一季度、拼出“开门红”,为全年目标实现打下了良好基础。

“省级‘两新’联席会议相关部门将及时制定大规模设备更新总体工作措施,出台汽车、家电、家装等换新购新实施细则,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消费新场景,持续激发市场活力。”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优化结构

产业“焕新”稳底盘

扩大有效投资,不仅要注重“量的合理增长”,更要看重“质的有效提升”。

梳理陕西省市重点项目,工艺升级、数字赋能、延链补链、新兴产业等领域的项目,数量、比重持续增长。

“光子传感产业聚集区是西安首个以扶持硬科技企业科创板IPO为目标打造的企业上市‘腾飞器’,对推动‘四链融合’、实现光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月9日,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科控股”)副总经理王峰说。

这个计划今年建成投用的光子企业“腾飞之园”,紧邻陕西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和光子产业链重点企业——唐晶量子、立德红外。眼下,园区13栋单体建筑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和外立面施工。

“光子传感产业聚集区建成,意味着陕西聚焦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材料与芯片、光子传感三大重点领域实施的‘追光计划’,又迈出坚实一步。”王峰说。

建设高质量的项目,既是稳增长、扩投资的当务之急,也是强产业、增后劲的长远之策。

近年来,陕西树立鲜明导向,聚焦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大抓高质量项目建设,构建“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的重点产业链群梯次发展格局。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紧扣产业体系建设抓项目,提高投资效益。全省甄选600多个省级重点项目提速推进。

4月8日,在西安航空基地先进航空零部件智能互联制造基地建设现场,工人在进行设备调试。再有2个多月,基地将投入使用,产品运输、加工、入库等将实现全流程智能化。

“该项目是陕西航空产业重点项目,旨在提升航空零部件制造的智能化水平和配套能力,主要服务于商飞、西飞、成飞、沈飞等龙头企业。”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角防务”)副总经理王海鹏说。

穿过秦岭,在汉中市佛坪县的群山之间,一座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正加快建设。千里之外,在榆林榆神工业园区,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二期工程施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从南至北,一批批产业项目“破土而出”,加速推进,在陕西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图景中添上一笔又一笔。

深挖潜力

民企活跃增动能

春潮涌动千帆竞。民营企业在陕西掀起大干热潮,在半导体、新能源、低空经济等领域崭露头角。

“航空、军工等高技术产业对民企开放,产业升级需求为民企发展提供了沃土。2020年至2023年,三角防务的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59.28%。”王海鹏说。

“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支持,鼓舞了我们民企做大做强的信心。”太合高端智能钻探装备基地项目负责人姚远说。

民间投资是提升投资质量、增强投资活力的关键力量。

2024年,陕西民间投资稳步增长,增速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在较高基础上继续向上攀升,一季度,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1.3%,增速高于全国20.9个百分点。增长的背后,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一系列举措。

陕西落实中央各项举措,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加强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按月调度助企纾困;着力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释放民间投资潜力。

据统计,陕西前两年累计下达贴息补助资金近1亿元,支持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内的民间投资项目建设,撬动民间投资近90亿元。

今年,陕西连续第三年开展新开工民间投资项目贴息补助,建立政府资金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和贷款投放“白名单”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

4月8日,在西安高新区,获贴息支持的集贤新能源汽车本地化配套基地项目已全面建成,多家企业签约入驻。

“多亏省市支持,基地仅用8个月就建成了。”西安骏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少利说,基地计划招引30多家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入驻,打造西安汽车产业本地化配套的重要承载区。

政策加力“清障”,民营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更强、干劲更大。“民营企业逐渐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王峰说,“西科控股作为专注于硬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国有企业,将一如既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迎潮奋楫,实干争先。有效投资“量质”齐升,不断夯实、增强陕西高质量发展“稳”的根基、“进”的动能。(记者 杨晓梅)

长株潭一体化主题展区亮相2025福布斯中国新零售盛会 2025-04-18 20:52:00
【能力作风建设】省公安厅积极谋划保障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实施 2025-04-18 14:39:00
美国“关税难民”,涌进中国电商平台 2025-04-18 10:35:00
【扬优聚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踏“春”提速!张掖盘道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2025-04-18 09:25:00
​烟台推动高校专利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 2025-04-18 0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