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立 无锡、上海报道

中国造“骑行台”雄心勃勃征战海外。 本报记者 李立/摄影
在反复变化的关税风波中,有人焦虑,有人观望,也有人选择逆风而行。
“今年要在速卖通拿下1亿元的海外市场!”中国骑行新品牌THINKRIDER智骑的创始人俞丽铨,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放出“狠话”。
2024年,国际大牌骑行台的价格普遍在1万元,国内品牌的价格也要四五千元,THINKRIDER凭借对供应链的极致把控,推出千元级智能皮带直驱骑行台X2,实现了5000万元跨境年销售额。
“国外品牌卖1000美元的智能骑行台,我们能做到品质接近但价格仅1/3。”俞丽铨直言,国产骑行品牌的杀手锏在于“把高端产品平民化”。2025年俞丽铨定下了1亿元的“小目标”,THINKRIDER决定加大海外备货力度,4000台骑行台已经在奔赴海外仓的路上。
淘系的三次“转身”
俞丽铨的创业之路始于淘宝。
2008年,国内骑行市场还被海外品牌垄断,俞丽铨以淘宝代销自行车配件切入户外运动赛道。如今名为“八戒家正品老店”的淘宝店仍然在淘宝神店榜“专业骑行装备店铺榜”排名第一,粉丝约23万人。
“当时淘宝处于超级红利期,发展非常迅速,几乎每隔6个月就要搬一次仓库,扩展的销售额非常快。”俞丽铨的淘宝店跟着这一波红利迅速地做到骑行行业头部。
工程师出身的俞丽铨不甘心只销售骑行配件。2015年骑行台的细分类目刚刚出现,他看中了一个欧洲品牌想做代理,下手晚了被别人捷足先登。“当时品牌非常少,没得选择,就买了一台设备回来自己研究。”俞丽铨工程师血脉瞬间觉醒,其表示,“这个东西完全可以自己做。”
从卖骑行配件起家,2015年,不想荒废“一身武艺”的俞丽铨果断推出自有品牌THINKRIDER智骑,专注于自行车智能骑行台的研发与推广。
从淘宝店到速卖通,是俞丽铨的第二次转身。2020年,疫情催生居家健身潮,以宅家健身、户外骑行为代表的类目,一度热销断货。
大势之下,THINKRIDER自2020年5月入驻速卖通,半年时间里,月销售额迅速从零增长到几十万美元,持续不断增长的订单,也让俞丽铨窥见了海外市场的更多可能性。
真正的转折点是2024年。当时国际大牌骑行台的价格普遍在1万元甚至更高,国内品牌的价格也要四五千元。THINKRIDER推出千元级智能皮带直驱骑行台X2,2024年跨境年销售额从2020年的200万元暴增到5000万元,THINKRIDER的市场策略也开始从原先的以内销为主转向重押出海。
眼下,俞丽铨正在谋划第三次转身。2025年定下1亿元的销售目标,THINKRIDER要把骑行台卖到海外去,“从硬件出海,到软硬件一起出海”。
“骑行圈社交属性非常强,如果我们只是卖硬件,就是为国外软件做嫁衣。”俞丽铨透露,其在软件建设上的投入比硬件还要多。THINKRIDER希望用户在购买装备后,因为对品牌的认可下载软件,交流骑行信息、联网骑行产生互动,更长久地沉淀在平台上。
“价格”仍是硬道理
尽管每次都恰到好处踩到了风口,俞丽铨和他的工厂现在也要面对不断上涨的美国关税。
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暂缓对非中国高额关税目标加税90天,同时宣布将把对中国的关税进一步提高至125%。
不断变化的关税会给进军海外市场带来变数。“海外市场定价会针对不同市场单独设定价格,零售价格基本就是成本价加上运费、关税。”THINKRIDER电商负责人张寒秀向记者透露,“如果关税高,价格就会高一些。”
面对海外市场,THINKRIDER仍然有信心依靠价格取胜。
2024年在国内市场,THINKRIDER已经上演过一轮价格战。骑行台原先的目标用户是骑行圈的专业车友。比如东北冬天三四个月没办法在户外骑车,骑行发烧友就会买骑行台在家练习。“这个设备国内竞品大概价格在3000元,我们把价格从3000元直接打到999元。”在张寒秀看来,这样的降价在圈内取得了爆炸性效果。
“降价之前可能出货1万台,降价之后光零售就卖掉10万台。”THINKRIDER随后又推出升级版X2 Max和国内首款2000元以内电机直驱动骑行台THINKRIDER XX持续引爆市场。
据介绍,2024年,THINKRIDER用千元骑行台改变市场规则后,工厂开始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早已没有淡旺季之分。
“2025年就是外销布局的一年!不能给竞争对手反应的时间。”拿下国内市场后,THINKRIDER开始重新审视海外市场,“成本一旦降下来,我们到海外将形成降维打击。”
今年速卖通3月大促中,THINKRIDER X2 Max面向海外首发,销量同比增长31倍,很多市场都已脱销,但现在还不是骑行台的销售旺季。
“速卖通平台可以很好地利用市面上海外仓的资源,再结合品牌的托管和百亿元补贴,帮助品牌商家做品牌出海的业务,有很多商家做跨境业务的销售,实际利润率比国内市场更好。”速卖通骑行行业的小二杰旻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THINKRIDE在速卖通主要的市场包括欧洲、韩国、巴西和墨西哥。和速卖通也采取了海外托管、全托、POP自己运营等多个方式。
“我们在海外还有巨大增长空间!”谈及今年的“小目标”,张寒秀信心满满。一是海外户外运动市场更为成熟,二是风靡国内的明星新品在海外还是萌芽状态。“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和速卖通一起把曝光量做上去。”在骑行的这种兴趣圈子里,一旦形成口口相传的裂变效应,销量将迎来指数级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THINKRIDER没有更多探讨在关税旋涡中的美国市场。东吴证券分析师在谈及“出口美国商品如何收税”的宏观分析中指出,美国关税的计税基础是交易价值,与目前跨境贸易中最主流的FOB交付模式口径高度类似。
FOB价值到终端售价之间的渠道加价,会稀释加征关税的影响。通常而言,零售价格可以是FOB价格的3—4倍,部分产品甚至可达10倍,具体视不同品类、不同渠道而定。例如,在渠道流通加价额不变的情况下,加价倍率为5倍的产品仅需要涨价29%就可以抵消145%关税的影响。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深受美国关税暴涨困扰,但一些新兴、小众品类凭借极致供应链和灵活的市场策略,仍有可能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何况中美贸易战仍未到最终的决定时刻。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