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清明小长假落下帷幕。4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数据,清明节3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达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攀升6.7%。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清明3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7.9亿人次,日均2.64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1%,刷新了清明假期出行量纪录。
政策利好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带薪年假与小长假连休,推动“弹性错峰休假”落地。今年清明假期与年假灵活组合的“拼假”模式,成为打工人的热门选择。
综合各大OTA平台数据来看,短途游、周边游是本次清明假期出游的主旋律。清明假期周边游订单量大幅增长136%,出游时长3天以内的游客占比超70%,44%的游客选择自驾出游。
老年群体也正打破“淡季出行”传统,成为清明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群体。去哪儿数据显示,老年人酒店订单量同比增加三成,增幅居首。景区适老化改造加速推进:泰山引入“登山助力机器人”,银发旅游列车配备血压监测仪,宁夏中卫旅游大巴加装紧急呼叫装置⋯⋯多地增设无障碍设施,提升老年游客体验。
家庭出游模式也在重构。携程与去哪儿均观察到“年轻人+老年人”偕老游订单均有增长。年轻人负责行程规划,长辈分享生活智慧,形成“双向治愈”的共游生态。社交平台上,“带父母看世界”成为热门话题。
值得一提的是,清明叠加春游,不少游客选择爬山度假,今年清明假期“堵山”替代“堵车”成为新现象,多个山岳类景区发布限流提示。携程数据显示,部分山岳类景区周边酒店价格环比上涨20%~40%,深圳梧桐山、成都青城山等景区搜索量涨幅超80%。
这股热潮也带动了当地酒店价格上升。携程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天柱山景区周边酒店均价环比前一周上涨28%,景区所在的潜山市酒店均价环比上涨近四成;青城山景区所在的都江堰市酒店均价环比前一周上涨39%;武夷山天游峰景区周边酒店均价环比前一周上涨近20%。
华西证券表示,旅游旺季将至,关注出行链投资机会。2025年清明节假期文旅消费具有韧性,旅行消费逐步具有刚需特征。Q2起旅行旺季逐步开启,建议关注出行链投资机会,相关受益标的包括:1)强资源禀赋类自然景区:九华旅游、黄山旅游、峨眉山等;2)高品质休闲度假类景区:祥源文旅、天目湖、宋城演艺等;3)酒店板块:君亭酒店、首旅酒店、锦江酒店、华住集团-S 等。
相关概念股:
携程集团-S(09961):3月上旬,大和发布研报称,维持携程集团-S(09961)“买入”评级,目标价由705港元上调至735港元。该行上调携程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3%至5%,预计2025年收入同比增长58%。大和指出,即使外界对“降级效应”感到担忧,但中国消费者支出仍然强劲,消费者表现出更强烈的长途旅行意愿。即使连锁酒店供应增加,行业平均房价压力或在今年首季持续存在,但携程中国酒店平均房价同比跌幅低于行业的中至个位数同比跌幅。
同程旅行(00780):3月下旬,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称,将同程旅行(00780)在2025年至2026年收入预测上调2%至3%,又指由于营运杠杆强劲,故将公司今明两年的稀释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9.9%及6%。该行将其目标价由25港元上调至26港元,评级“增持”。
华住集团-S(01179):3月中旬大和发布研报称,华住集团-S(01179)2024财年第四季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10%,大致符合市场预期。在考虑到较预期更快的酒店网络扩张后,该行将华住2025至2026财年EBITDA预测上调1%至2%,H股目标价由27.5港元上调至31.5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3月下旬,大摩发布研报称,相信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未来60天内股价约70%至80%机会跑赢大市,评级“增持”,目标价3.49港元。报告指,该行经济团队预期资本支出动力稳健。该行注意到商务旅游需求与中国的资本支出有很高的相关性,而更强劲的商务旅游需求可能会支持乘客收益率。由于供应方面的利好因素,仍然相信航空业将是首批摆脱中国通缩环境的行业之一,并重申对行业多年上行周期的确信看法。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