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爽的黔北遵义,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川渝客人。
遵义市生态良好,夏季清凉,空气中负氧离子每立方米达5000至30000个。重庆、四川等地是遵义避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今年6至7月,川渝来遵义的避暑游客近200万人次。
山环湖绕,凉风习习。清晨6点,遵义市赤水市葫市镇天鹅堡社区湖畔广场,旅居此地的成都、重庆游客身着一袭素衣,随太极韵律舒展如云。重庆游客陶本万说:“清晨的空气甜得醉人。打拳、养心,人往山水里一站,景也活了,人也静了,这才叫安逸。”
避暑季,紧邻重庆江津、綦江的遵义市习水县也成为避暑胜地,寨坝、程寨、坭坝、仙源、大坡、桑木等乡镇迎来旅居客流高峰。
“开着车过水上公路时,水花四溅,凉丝丝的风从天窗灌进来,瞬间凉爽。”旅居大坡镇的重庆游客李女士说。四川泸州的张先生则翻出手机里的照片,笑着说:“云像海浪一样在山间盘旋,感觉自己站在仙境里。这个照片发朋友圈,评论区都‘炸’了。”
入夏以来,大坡镇的飞鸽景区累计接待避暑游客超10万人次,其中重庆游客占比高达70%。而居住在习水的避暑游客达30万人次,其中重庆客人占到9成。

旅居游客在桐梓看“村晚”。 通讯员 陈桂良 摄
避暑季,在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900余家乡村民宿开门迎客超过12万人次。“我家22个房间住满44名游客,客人要提前下单,高峰期往往一房难求。”马家大院负责人陈尧告诉记者。
“这里能走秀、下象棋、打乒乓球,每天的生活过得相当舒心。”在十里云湖康养旅游度假区住下的重庆游客牟云敏已连续4年来此避暑。目前,600余户1000多名游客在这里享受乡村清凉。
桐梓县紧邻重庆,这里高铁、高速与重庆、成都相连。凭借凉爽气候和丰富多元旅居业态,当地的乡村旅游格外亮眼,避暑游客集中在九坝、娄山、楚米、大河、尧龙山、茅石、马鬃、狮溪、黄莲等乡镇(街道),全县乡村民宿达2200多家,床位近11万张,预订率超过95%。今年6至8月,旅居桐梓的游客超过30万人次,来自川渝的占96%。

旅居游客下象棋。通讯员 陈桂良 摄
这些日子,与桐梓一山之隔的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乡村旅游一条街居住着上万重庆客人。当地紧扣娄山关红色旅游资源,每周组织开展宣讲红色故事,让游客在夏日清凉里体验红色文化。游客的到来,也带火了当地的藤编、豆腐干、天麻等产业。
眼下,在与重庆南川、武隆毗邻的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洛龙镇大塘村,160多家乡村旅馆里居住着2000余名重庆客人。去年,这个村累计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吃掉和带走的“大塘土鸡”近10万只。
绿水青山搭建的“绿荫凉棚”,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构建的20个生态圈业态场景,星罗棋布的4000多处避暑山居,遵义乡村旅游形成了星星点点成面、众星捧月蔚为大观的立体多元新景象。
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曹妍 任鑫鑫(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