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将至
紫外线强度持续攀升
出门前
防晒霜+防晒衣全副武装
为何依旧——
脸上闷痘
越防越黑
晒出分层
到底怎么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
要避开哪些防晒雷区?
听听医生怎么说~

1
这些防晒产品你真的会用吗?
防晒霜VS防晒乳VS防晒喷雾
优点
防晒霜:防晒力强,持久性好,适合户外
防晒乳:轻薄水润,适合日常通勤
防晒喷雾:方便补涂,适合身体大面积使用
缺点
防晒霜:质地较厚重,可能闷痘
防晒乳:防晒持久度较弱,需补涂
防晒喷雾:防晒膜可能不均匀,吸入风险
防晒霜和隔离霜的不同功效
防晒霜
主要功能为防紫外线
防晒力较高(需看SPF值)
隔离霜
主要功能为润色、妆前打底
防晒力较低(通常SPF15-30)
不同防晒产品用后清洁有讲究
普通防晒(非防水型)
洗面奶或沐浴露可洗净
防水型防晒
需用卸妆油/卸妆水清洁,避免残留堵塞毛孔
身体防晒
可用沐浴油或皂基沐浴露加强清洁
防水型防晒产品的防水时间
防水时间:一般40-80分钟(看产品标注)
游泳/出汗后:需补涂,因水会冲刷掉防晒膜
彩妆后补涂防晒三法则
方法1
用防晒喷雾轻喷(避开眼睛、防止吸入)
方法2
用带防晒值的粉饼/气垫补妆
方法3
用纸巾轻按面部后
涂防晒乳(需轻拍,避免花妆)
防晒和化妆的正确顺序
正确顺序
护肤 → 防晒(成膜后再化妆)→ 隔离/妆前乳 → 粉底

2
快问快答 防晒误区超强纠错!
“浅色衣服比深色衣服更能折射紫外线
夏天应穿浅色”
不完全正确
浅色衣服(如白色)
确实能反射部分可见光
深色衣服(如黑色、藏蓝)
吸收紫外线更强,防晒效果更好
关键看UPF值(紫外线防护系数)
专业防晒衣的材质和密度比颜色更重要
“洗脸后立刻涂防晒霜效果最好”
×错误
防晒霜需在护肤最后一步(水乳后)使用
直接涂可能影响成膜
正确顺序
洗脸→保湿→防晒(等5分钟成膜再化妆)
用带防晒功能的护肤品/化妆品
就不需要再涂防晒了
不完全正确
如果防晒值足够(SPF30+/PA+++)
且用量达标(约1元硬币大小)
可以替代
但大多数隔离或粉底防晒值不足
且用量不够,建议单独涂防晒
“厚涂就不用补了,能防晒一整天”
×错误
防晒霜的防护时间取决于SPF值
(如SPF30≈300分钟防护)
但出汗、摩擦会减弱效果
每2-3小时需补涂
厚涂可能闷痘,且无法延长防晒时间
“用量不足等于白涂”
√正确
脸部需1元硬币大小(约2mg/cm²)
用量不足会导致防晒力锐减
(如SPF50可能降为SPF10)
“吃光敏性食物(芹菜/香菜/芒果)后
紫外线敏感度提升3倍”
部分正确
这些食物含呋喃香豆素
可能增加光敏性
但需大量食用+暴晒
才可能引发皮炎(日光性皮炎)
正常饮食无需担心
敏感肌可注意避免烈日下大量食用
玉米:富含膳食纤维,抗氧化 可以吃
西红柿:含有大量VC,生吃更好
西蓝花:低碳、富含类黄酮,可以吃
紫甘蓝:富含花青素,可以吃
菠菜:感光食物,白天少吃
香菜:感光食物,白天少吃
冬瓜:低碳、低热量,可以吃
南瓜:低碳低脂,富含多种氨基酸,可以吃

“涂防晒后用保湿喷雾会影响效果吗?”
可能影响
喷雾若含酒精或需擦拭
可能破坏防晒膜
去年没用完的今年还能用吗?
防晒产品也是有保质期的
关注包装上的限使日期
未开封
一般2-3年(看包装标识)
开封后
建议6-12个月内用完(瓶身有“12M”或“6M”标识)
去年没用完的防晒霜
如果质地、气味未变
且在保质期内,可继续使用
若出现水油分离、结块、变色
则已变质,建议丢弃
(来源:新华网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