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蓬江区棠下镇中心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天后庙会巡游活动。这项民俗盛事,在一声声鞭炮声、锣鼓声中成功“出圈”,也让不少网友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蓬江区棠下镇中心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天后庙会巡游活动。 南方+ 郑琦 拍摄
这项巡游活动的由来是什么?背后有什么寓意?南方+根据公开资料梳理了这篇文章,带你快速读懂棠下天后庙会的“前世今生”。
六大特色方阵巡游两个小时
天后文化节巡游活动是流行于珠三角的一个融艺术性、群众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江门蓬江也有多年历史。

棠下天后庙会巡游活动巧妙地将传统民俗文化、醒狮文化、武术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南方+ 郑琦 拍摄
棠下镇背靠西江河畔,丰沛的水资源带来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吸引了大批棠下人以渔业为生,并形成了祭拜天后的生活习俗和民间信仰,世代相传至今。
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妈祖诞,也称天后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棠下镇中心村每年都会举行天后庙会巡游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生活富足、身体健康。同时,这也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庆典,成为当地村民团结和谐的重要纽带。
以今年的棠下镇中心村天后庙会巡游活动为例,活动场景可以说是热闹非凡。当天下午,村民共聚一堂祭拜天后,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随后,巡游队伍分为六大特色方阵,包括醒狮方阵、牌匾方阵、抬銮舆方阵、彩旗方阵、游龙方阵、非遗武术方阵等。绵延数百米的队伍从中心村天后宫出发,一路鞭炮锣鼓齐争辉,彩旗罗伞相映衬。
巡游队伍所到之处,人头涌涌。沿路各村村民、各方游客纷纷闻声而动,拿起手机或相机拍照留念,充当“气氛组”,可谓万人空巷。
此外,棠下天后庙会一般还会依照传统举办千人晚宴,寓意村民家庭美满幸福、健康无忧。梁耀东介绍,庙会除了举行传统的民俗巡游活动,还邀请本地学生、歌舞演员登台表演,在千人宴村民家庭团聚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观看表演。
在蓬江,除了棠下天后庙会,荷塘霞村天后庙会据说也有400多年历史。总体来看,珠三角各地的天后庙会活动大同小异,基本都包括巡游、纱龙、舞狮等环节。同时,除了本地村民、周边群众,海外乡亲、港澳同胞、外地游客也会积极参与巡游,一起吃团餐、观赏文艺表演。
延续至今时今日,各地的天后庙会也与时俱进,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例如,今年的活动结束后,棠下中心村还举行了奖教奖学活动,鼓励当地学子奋发向上。荷塘霞村也曾经举办“福利事业筹款庆灯晚会”,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募捐,共同为该村村容村貌改善、助学扶困养老等各项福利事业作出贡献。
非遗元素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盛况背后,是人们对传统文化活动的热爱与坚守。历年的棠下天后庙会巡游活动,都巧妙地将传统民俗文化、醒狮文化、武术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展现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也体现了当地“讲仁爱、崇正义、求大同”的传统美德。
在历年的巡游活动中,不少网友都注意到,巡游队伍有不少孩童“化身”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这其实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飘色,要求小演员们早早到场化妆。化妆结束后,工作人员将“色女”“色仔”放到近两三米高的“色梗”上,一一固定好小演员们的位置。“色仔”“色女”上台后需保持一定的姿势和动作参与两个多小时的巡游,考验小演员们的胆量、专注度和忍耐力。

巡游队伍有不少孩童“化身”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南方+ 郑琦 拍摄
今年的巡游活动,棠下镇还展示了白眉拳、舞龙醒狮等各类非遗民俗文化,其中白眉拳让不少网友颇为好奇。
棠下白眉拳是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距今已有约300多年历史。目前,白眉拳主要流传在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中心金竹冈村、良溪大亨村、弓田大岭村、虎岭南溪村、华东村、周郡、石头等多个村及南海九江兰昌、肇庆等地。
明末清初,时局动荡,广东民间习武自保蔚然成风。当年清兵入关之际,明朝武将朱国畴将军避难到河南嵩山少林寺落发为僧,法号赤眉,白眉即赤眉众多弟子中的佼佼者。至二十世纪初,才由第三代衣钵传人竺法云将武功传给俗家张礼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张礼泉的积极传播下,白眉拳术在岭南一带逐步流传开来。
张礼泉门徒众多,名气较大的有夏汉雄等人,而蓬江区棠下镇大亨村人胡沛就是师从夏汉雄学习白眉拳。夏汉雄在广州开设“珠江国术社”,胡沛曾协助恩师教拳和器械,直到26岁时才离开恩师回乡耕田,遵循师嘱,广收学徒,将所学白眉拳加以改进,使拳术更加简练易学,实用性更高,并创办“棠下体育会”。
20世纪80年代,胡沛曾两次率领徒弟代表棠下镇参加新会县全运会,取得武术类多项奖。徒弟胡平安、胡满堂先后在2005年、2007年两次参加广东省流域武术大赛,赢得八面金牌、两面银牌的好成绩。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江门武术也源远流长。棠下白眉拳属南拳类,与一般的武术拳种相比,白眉拳以“劲”为基础,重意不重形、用意不用力。但由于缺乏影视化推动,白眉拳相对小众,尚未走进大众视野。
创新巡游线路感受美丽圩镇
2024年7月,棠下镇成功入选广东省65个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的中心镇试点名单,是江门市4个试点镇之一,同时也入选了第二批省级“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典型镇。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棠下镇天后庙会在巡游路线上有所创新,途经棠下镇美丽圩镇建设重点打造的美丽示范主街,让人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成效。

今年棠下镇天后庙会在巡游路线上有所创新,途经棠下镇美丽圩镇建设重点打造的美丽示范主街。 南方+ 郑琦 拍摄
“我们优化了今年的天后庙会巡游活动线路,沿着棠下镇的主干道、美丽圩镇走了一圈,吸引更多的游客、群众加入到巡游队伍当中,更直观地感受棠下镇和中心村的环境蝶变,并进一步了解我们本土的风俗人情、非遗魅力。”棠下镇中心村党委副书记梁耀东说。
从具体线路看,巡游队伍从中心村天后宫出发,穿梭于棠下美丽圩镇,途经棠下大道、中心农贸市场、棠下公园,最后抵达陈垣文化广场——熟悉当地的网友都知道,这些地点都是棠下的“颜值”担当。
近年来,棠下镇把创建美丽圩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不断刷新圩镇美丽示范主街“高颜值”。去年9月,棠下大道沿线建筑陆续开展外立面翻新项目,棠下大道房屋、棠下农贸市场等相继被“刷”亮,棠下公园、陈垣文化广场设施设备不断上“新”。
在巡游活动中,这些美丽圩镇的一图一景,也在媒体的报道中、市民的朋友圈分享中“刷屏”,一个更立体的棠下也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视野。
更令人期待的是,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冲刺“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年,棠下镇将进一步规划建设好美丽圩镇,开展环境整治、风貌提升大会战,全面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四化”提升乡镇出入口门户形象,整治江门大道、滨江大道棠下沿线景观,亮化美化广中江高速出入口周边环境,提高高速出入口辨识度。优化提升美丽圩镇“七个一”,加快圩镇风貌提升工程二期(棠下大道滨江供水至棠下公园段)等项目。
也就是说,未来天后庙会巡游的线路还有可能“升级迭代”。但无论怎么变化,可以肯定的是,巡游所到之地,“颜值”一定会越来越高,村民的生活环境也将越来越美丽。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郑琦
【作者】 郑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