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龙舟,看南海!刚刚过去的端午,以叠滘龙船为代表的南海龙超现象级IP强势崛起:央视105次聚焦、全网信息超62万条次、总浏览量接近70亿!
在今年6月的重要会议上,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强调要持续推进“1123”文化工程,其中就包括持续打造“南海龙超”品牌,通过构建“1+3+N”发展体系(1个龙超IP,龙舟、醒狮、舞龙3大载体,N个延伸业态),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环两江先行区南海片区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融重要节点城市。
南海龙超,一路狂飙。它的持续破圈,源于南海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度探索:不只是比赛,也是全民狂欢的文化盛宴,是乡村振兴的超级引擎,更是南海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人文经济发展的典型范例。
文化铸魂 精神图腾
每年端午,全国各地都会举办龙舟比赛,形形色色,争奇斗艳。然而,以叠滘龙船为代表的南海龙超却能连年霸屏央媒“C位”,在新媒体平台掀起热潮,并吸引海内外游客争相到南海一睹风采。
《南海县志》记载,清代中后期,叠滘龙船已形成“弯道竞速”的规则,飙龙舟成为当地端午节的核心活动。25米长的龙船在狭窄河道上冲刺、竞速、急转弯、猛掉头,稍有不慎“煲船”落水,惊险刺激。
南海从独特的“漂移过弯”获得灵感,不断挖掘、提炼叠滘龙船的内涵、精神,优化叠滘龙船的赛事、赛制,赋予叠滘龙船“飙龙船”“龙船漂移”全新形象,让速度与激情来得更加猛烈,从而奠定了“叠滘飙龙船”IP的大红大紫。
以叠滘龙船为代表,南海以传统活化为路径,让龙舟文化成了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城市文化符号:593岁的盐步老龙“探亲”,延续广佛两地的情谊;里水小学粤剧小戏骨演绎《赛龙夺锦》,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纳德利龙舟基地的文创产品走出国门,搭建起跨文化传播桥梁。
2023年,南海首创“南海龙堂”城市公共文化IP,从1048条龙舟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让“半山龙、漂移龙、出海龙、状元龙、银河龙、桃源龙、乘风龙、盐步老龙”八龙“组合出道”集结成“堂”,进一步传播南海文化品牌形象和城市精神内涵。八龙出海,体现了南海焕新传统文化的决心。光阴荏苒,南海持续对城市精神内核进行深度挖掘,一场接一场更宏大的文化实践徐徐展开,南海龙超品牌不断焕新升级。
最炫酷的赛道,划出文化自信的波澜。当文旅体活动突破传统赛事与艺术展示的边界,南海龙超已经演变为全民参与、多元创新的人文活力场,“群众主创”精神的回归,成为城市文化魅力的最佳注脚。

创新体验 现象级破圈
互联网时代,传播力决定了影响力。
叠滘龙船漂移、盐步老龙起龙、西樵山“半山扒龙船”……2025年端午,南海龙超因其独一无二的竞技形态和文化魅力,以现象级传播态势强势“霸屏”各大媒体。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南海端午龙舟季,各级各类媒体推出相关报道2088篇,其中央媒报道216篇。人民日报21次关注,叠滘龙船“飙”上头版;新华社26次聚焦,以深度报道阐释叠滘IP;央视更是105次聚焦,南海龙超连续3年登上《新闻联播》。
高频次的报道,多维度挖掘了南海龙超背后的价值:CCTV-1《朝闻天下》栏目报道“龙超经济”热潮起,将文化现象与经济效应紧密结合;央视新闻客户端聚焦里水镇纳德利龙舟基地,展现龙舟文创产品走出国门的文化传播力;CCTV-13《东方时空》栏目,通过采访外国游客,展现南海龙超在国际上的吸引力。
在短视频平台,南海龙超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专业媒体引导、民间达人裂变、普通用户参与,每个人都成了城市品牌的“传播节点”。截至目前,相关话题在抖音、快手、微信、小红书、微博、百度等平台及主流媒体客户端总浏览量接近70亿。
传播版图并不局限于国内。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澳门日报网分别以《澳门国际龙舟赛中国南海九江队揽双冠》《南海九江包揽男女组桂冠》等为题,突出“南海力量”在国际赛事中的统治力。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环球时报》英文版、今日广东(GDToday)等英文媒体也深度报道南海龙超赛事。
这种传播不仅是文化自信的彰显,更是人文经济“出海”的探索。南海在国际舆论场中构建“探南海、叹岭南”的城市认知,为城市品牌的国际传播和对外合作奠定基础。
价值转化 产业新引擎
文化价值的深入解构,带来的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加充分地释放。
场内,南海龙超赛事举办现场,知名企业和品牌争相冠名或赞助赛事,为赛事“加血”之余,也借赛事实现品牌超高曝光。“双赢”背后,是南海龙超商业价值的充分体现。
场外,南海龙超激起了真真切切的经济热潮,“龙船+”经济业态欣欣向荣。南海以龙超赛事为抓手,派发千万消费券,推出33场主题活动,激活全区“龙舟+文旅”“龙舟+消费”活力。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各项活动带动全区超530万人次参与,拉动消费超8.32亿元。
南海龙超成为产业新引擎的趋势,早就写在“预测”里。
端午节前,同程旅行发布《2025端午假期旅行趋势预测报告》,佛山入选国内十大热门民俗旅游目的地,叠滘飙龙船入选热门民俗活动。携程数据显示,佛山今年端午假期整体旅游预订量同比激增167%,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45%,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110%。
旅游市场的火爆也印证了南海龙超的“经济实力”:假期三天,叠滘及周边吸引市民游客超68万人次,带动消费3.45亿元,过夜游客增长50%。
创新消费模式,南海还探索出“文化IP+消费”特色路径,创新打造“10+N”龙舟观赛“第二现场”,将赛事直播与商圈消费深度融合,拉动南海龙超价值转化。端午假期,叠滘龙船漂移赛事拉动相关产业爆发式增长,整个南海假期接待游客近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58%。
在南海,从“文化符号”到“经济动能”,以南海龙超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不再是静态的展示品,而是通过“IP产业化、产业IP化”的双向赋能,成为激活消费、带动投资、促进创新的动态引擎。
顶级IP 国际雄心
当顶流IP的流量持续转化为留量和增量时,南海龙超就不再只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狂欢,更是将文化影响力转化为经济驱动力的战略破局,是撬动人文经济全新增长极的一次成功尝试,是人文经济“出海”的先行探索。
今年,接近70亿的流量给了南海龙超底气,南海继续搞大事:全运会龙舟赛、狮王争霸、龙舟嘉年华轮番上演,《雄狮少年》联名文创、沉浸式“第二现场”等你体验!
南海龙超IP蓝图已经徐徐铺开:南海将坚持政府引领、市场运作、群众主体、民俗为本、全域联动的原则,构建“1+3+N”的龙超发展体系,打造全域赛事矩阵,建设国际龙舟运动中心,带动美食、民俗、文创、研学等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培育“南海龙超”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
以文润城,以文凝心,文化正以超乎想象的力量重塑城乡发展逻辑。我们可以期待,到2030年,南海将崛起国际级龙舟赛道、诞生百亿文旅产业、打造“水上竞速+岸上狂欢”的全域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