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国击剑协会针对2025年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女子佩剑少年组个人决赛中的争议判罚发布声明。声明称,国际击剑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剑联”)已向中国击剑协会作出正式回复,本场比赛的主裁判DOUVIS Andreas被停止执裁,直至2024至2025赛季结束。目前,该裁判已结束执裁工作,离开中国。

该场比赛于4月8日晚在江苏无锡举行。比赛中,中国选手潘其妙与罗马尼亚选手COVALIU Amalia打得难解难分,比分战至14平后进入“决一剑”环节。关键时刻,潘其妙遭到当值主裁判的争议判罚,以1分之差憾负,最终获得亚军。
赛后,比赛判罚相关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平台迅速传播,引发广泛讨论,击剑界纷纷对判罚的公正性提出质疑。中国击剑协会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收集多角度视频证据,并于4月9日正式向国际剑联提出申诉。申诉指出,COVALIU Amalia第一次进攻未果,潘其妙获得主动权,后退拉开距离后直接进攻得手,并未出现裁判所认为的防守防空动作。此外,COVALIU Amalia刺中潘其妙时双脚已经出界,边裁及时告知了主裁判这一情况,视频裁判也表达了与主裁不同的意见,然而经过2分钟的讨论,主裁判仍坚持原判。中国击剑协会强调,这样的误判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而言近乎“毁灭性”,严重损害了体育公平原则以及国际剑联的声誉。
国际剑联已于4月10日作出决定:取消发放本场比赛主裁判的裁判员劳务费,停止其执裁工作直至2024 - 2025赛季结束(即刻生效);对两位佩剑比赛裁判员负责人及裁判员委员会主席给予官方警告;对本场比赛的录像裁判和助理裁判也给予官方警告。

中国击剑协会表示,尽管比赛结果无法更改,但协会将以此为鉴,持续完善国内裁判体系,不断提升判罚准确性,始终坚守“让体育回归纯粹”的信念 ,为运动员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
来源:京报体育